新聞: 11 月 2024

澳大副校長率團訪美國多所頂尖大學促教研合作

為進一步拓深與英語國家一流高校的合作,澳門大學副校長馬許願率團訪問美國加州及內華達州多所世界頂尖大學,期間簽署多項合作協議,探討聯合開展世界前沿的科研合作,共同培養具國際競爭力的創新人才。 澳大代表團一行訪問世界頂尖的史丹福大學,代表團與醫學院產業關係執行總監Reed Sprague和多名教研人員會面,了解該校的前沿科研項目,同時就開展重點醫學科研項目合作和產學研合作,特別在大數據與創新生物統計學、慢性疼痛綜合治療、針灸臨床等領域的合作展開深入探討,雙方在加強科研和人才培養合作達成共識。 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代表團與該校國際拓展處及暑期項目代表座談。馬許願表示,兩校自2007年已合作開展訪問 ...

2024-12-04T12:12:36+08:002024-11-28|

安哥拉高等教育國務秘書率團訪澳大

安哥拉共和國高等教育、科學、技術和創新國務部高等教育國務秘書Eugénio Adolfo Alves da Silva今(26)日率領代表團到訪澳門大學,獲澳大校長宋永華和副校長馬許願(Rui Martins)熱情接待。雙方就推動兩地的學術科研合作及人才培養進行了深入交流。 宋永華介紹了澳門高等教育的歷史背景及當前澳大的發展現狀,包括學術科研、國際合作、校園建設、學生服務等方面。馬許願則詳細介紹澳大與葡語系國家高校目前的合作項目和聯盟、澳大國際學生獎學金以及安哥拉學生在讀情況等。 Eugénio Adolfo Alves da Silva對澳大的成就高度讚賞,並表示澳大一直以來積極推動與葡語系 ...

2024-12-04T15:26:54+08:002024-11-26|

澳大與東帝汶國立大學簽署合作協議

東帝汶國立大學校長João Soares Martins今(25)日率領代表團訪問澳門大學,獲澳大校長宋永華熱情接待。雙方簽署合作協議,並就如何推進兩校多領域的交流合作展開深入討論。 宋永華表示,澳大一直高度重視國際化工作,此次簽署的合作協議將為兩校的學術、文化交流等奠定基礎,未來雙方將探討開展學生交流、學者互訪和舉辦學術研討會等活動,促進教育資源互享及師生互動。João Soares Martins表達了對此次合作的熱切期待,表示此行令東帝汶國立大學更好地了解澳大的學科優勢,從中吸取先進的國際化教學及科研經驗,希望隨著未來兩校師生交流合作的開展,帶動該校教學和科研水平的提升。 代表團一行亦參 ...

2024-12-04T15:13:32+08:002024-11-25|

葡萄牙卡蒙斯學院院長率團訪澳大

葡萄牙卡蒙斯學院院長Florbela Paraíba今 (22)日率代表團到訪澳門大學,獲澳大校長宋永華等熱情接待。雙方就共同培養葡語人才及推動兩地的學術合作進行了深入交流。 宋永華表示,澳大作為澳門特別行政區的一所公立大學,致力培養具國際視野的高水平中葡雙語人才,對澳門特區及大灣區的發展有着重要意義和價值,也是澳門高校的一項特殊使命。澳大一直與葡萄牙高校保持緊密的合作和交流,其中在學科建設方面,澳大葡文系目前已發展成為葡萄牙和巴西以外最大的葡語教學基地,多年來為澳門及葡語國家培養大量中葡雙語人才。澳大與卡蒙斯學院亦為友好合作夥伴,持續共同培養葡語人才及推動兩地的學術合作。未來雙方將繼續推動葡 ...

2024-12-03T17:40:53+08:002024-11-22|

2024西岸科教聯盟年會在澳大召開

2024粵港澳大灣區西岸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合作聯盟年會暨西岸科教論壇今(15)日在澳門大學召開,逾40名粵港澳大灣區西岸城市的政府支持單位及高校成員單位代表出席,共同回顧並展望聯盟工作,就聯動西岸推動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協同創新及高質量發展的議題展開深入的交流,為大灣區科教融合高水平發展積極建言獻策。 年會上,肇慶市科學技術局局長羅盛斌、珠海市教育局副局長方蕾、江門市科學技術局副局長龐晉山先後致辭。澳門大學校長、聯盟理事長宋永華在致歡迎辭時表示,澳大將繼續全力推動西岸科教聯盟的建設與發展,希望聯盟能繼續發揮橋樑和平台作用,促進聯盟成員進一步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人才培養水平,緊密圍繞國家所需,積極貢 ...

2024-11-18T17:26:17+08:002024-11-15|

澳大校長於世界大學校長論壇分享人工智能教育經驗

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受邀出席中山大學世界大學校長論壇,與來自全球知名高校校長、權威國際組織負責人共計120位專家學者共同圍繞“開放共享、創新融合、共創未來”的議題開展深入的探討,為促進全球教育新思想和新成果的交流共享、為時代變遷中的大學發展貢獻智慧。在開幕式上,中山大學校長高松,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楊丹,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教授Jean-Marie Lehn先後致辭。楊丹表示,未來的大學應當具備“更智慧”、“更人文”、“更國際”三大特點,堅持開放合作、增進文明對話,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秉持信任、團結和造福全人類的精神,持續有力地開展國際合作、攜手應對人類共同挑戰,建設更加繁榮 ...

2024-11-14T17:51:31+08:002024-11-13|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