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根據聯盟之官方英文、中文及/或葡文名稱展示。
聯盟旨在進一步創新國際文化交流學術研究合作機制,深化合作領域,共同探討新時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重大問題,促進相關領域交流與研究,為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現擔任的職銜: 會員
加入年份: 2021
聯盟宗旨為共建、共治、共享、共贏。總體目標是打造全國高校財會教育轉型發展的頂尖論壇。
現擔任的職銜: 成員
加入年份: 2022
培養中葡雙語人才聯盟於2018年成立,由澳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協調,旨在促進及協調澳門高等院校之間在培養中葡雙語人才發展範疇的合作。
現擔任的職銜: 成員
加入年份: 2019
首届工作會議 https://news.gov.mo/detail/zh-hant/N18FbOlnU8
2019年度工作會議 https://news.gov.mo/detail/zh-hant/N19EXUPu9T?10
2020年度工作會議 https://www.gov.mo/zh-hant/news/323761/
現擔任的職銜: 會員
加入年份: 2018
聯盟旨在加強科技創新政策和發展戰略對接,開展重大科技合作,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為促進民心相通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為推動建設綠色之路、創新之路,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重要貢獻。
現擔任的職銜: 成員
加入年份:2018
聯盟連結: http://www.anso.org.cn/ch/ansocy/cydw/
成立儀式: https://www.um.edu.mo/zh-hant/news-centre/news-and-events/news-and-press-releases/detail/46524/
BRATU 旨在提高農業生產力以確保糧食安全、減輕農村貧困,並加速熱帶地區國家的大學和研究中心的可持續發展。
現擔任的職銜: 成員
加入年份: 2023
聯盟致力於建立中國-東盟工科高等教育國際交流合作機制,搭建工程教育資訊共用和國際學術交流平台,實現思想交融、經驗交換、資訊服務和成果共用。
現擔任的職銜: 成員
加入年份: 2020
葡語大學聯會由 200 多所高等院校組成,分別有位於葡萄牙、巴西、安哥拉、莫桑比克、聖多美與普林西比、佛得角、幾內亞比紹、東帝汶和澳門的大學、理工學院和其他研究院。AULP 的準會員包括美國、法國和意大利等地的高等院校葡萄牙語系。AULP 之澳門高等教育機構成員包括澳門大學、澳門理工學院、旅遊學院、澳門國際研究所(所長 – 蘭赫爾博士)、聖若瑟大學(前澳門國際研究所)和澳門城市大學。該協會由管理會主席和四位副主席共同主理。澳門大學在 2005-2011 年間擔任 AULP副主席(2 個任期,每期 3 年)。 AULP舉行的年度會議,由葡萄牙、巴西、非洲和澳門輪流主辦。澳門與本地高等教育院校合作,曾經主辦第八屆(1998)、第十三屆(2003)、第十六屆(2006)、第二十屆(2010)和第二十四屆(2014)年度會議,合作院校包括澳門大學、澳門理工學院、旅遊學院和澳門國際研究所。
現擔任的職銜: 會員
加入年份: 1995 年
亞太高等教育研究網為亞太地區的高等教育機構提供科研支援網絡。與亞太地區的大學研究員分享研究經驗。
現擔任的職銜: 會員
加入年份: 2001年
聯盟匯集中俄工科精英大學,培養高素質人才,推進中俄人才交流與科技合作,促進兩國創新型經濟的共同發展。
現擔任的職銜: 會員
加入年份: 2015
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於 1997 年在國家教育部批准下成立,宗旨是集中力量,為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作出貢獻。聯誼會通過會議及學術論壇,加強會員大學之間的合作,以提升學術及科研水準。創會院校包括: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浙江大學及清華大學。2009 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及哈爾濱工業大學加入聯誼會;同年,聯誼會九所內地院校成立“九校聯盟”(C9聯盟),與聯誼會三所香港高校形成了“C9+3”交流合作框架,為中國頂尖的高等教育共同體。澳大與聯誼會所有成員均開展了實質性合作並建立起深厚的友誼,近年更與其中多所高校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澳大加入聯誼會,意味著“C9+3+1”的交流合作框架正式形成。
現擔任的職銜: 成員
加入年份: 2023
歐洲研究委員會(非正式譯名)於1970年創立,旨在透過多樣化的項目,支持推廣及認可針對歐洲及歐盟的傑出研究。項目包括提供獎學金、支助出版、獎勵,舉辦研討會、講座、高峰論壇,以及直接協助研究。
現擔任的職銜: 會員
加入年份: 2015 年
協會旨在積極推動中國教育界同世界各國、各地區的交流與合作,促進教育、科技和文化事業的發展,增進各國和各地區人民之間的了解和友誼。
現擔任的職銜: 會員
加入年份: 2023
本會旨在推動高校國際化、人才策略等進行研討,在交流、研究與合作等方面。
現擔任的職銜: 理事單位
加入年份: 2014
2012年會議: https://www.um.edu.mo/zh-hant/news-centre/news-and-events/news-and-press-releases/detail/22894/
2014年會議: https://www.um.edu.mo/zh-hant/news-centre/news-and-events/news-and-press-releases/detail/29393/
聯盟旨在加強科研機構和研究生院在日本研究學科領域的合作。
現擔任的職銜: 成員
加入年份: 2023
聯盟以促進海峽兩岸暨港澳在減災防災、災後重建和永續發展等領域的合作。
現擔任的職銜: 會員
加入年份: 2016
網路以跨學科交流、學術研究、資源分享、協同創新、以及合作共贏的理念致力推動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高等院校服務學習教育的發展。
現擔任的職銜: 成員
加入年份: 2023
葡萄牙大學校長委員會會址位於葡萄牙里斯本,由大約16間葡萄牙公立大學的校長組成,分別有里斯本大學 (University of Lisbon)、波爾圖大學(University of Porto)、科英布拉大學(University of Coimbra)、阿威羅大學(University of Aveiro)、米尼奧大學(University of Minho)、里斯本新大學(New University of Lisbon)、里斯本理工大學(Technical University of Lisbon)、里斯本天主教大學(Catholic University of Lisbon)、埃爾加夫大學(University of Algarve)等。在1995-1999年間,澳門大學曾經由當時的校長或副校長擔任代表作為正式會員。按照中葡聯合聯絡小組的決定,自1999年起,澳門大學成為CRUP特邀會員,並在葡語大學聯會(AULP)年度會議於澳門舉行時參與CRUP會議。
擔任的職銜: 特邀會員
加入年份: 1995 年
聯盟將加強高校間的合作,共同應對數智時代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挑戰,探索數智治理方式,為增進人類福祉提供學理支撐及政策建議。
現擔任的職銜: 成員
加入年份: 2023
聯盟旨在深化粵港澳三地在教育質量監測與評價的合作,推動粵港澳三地教育質量監測與評價的發展,促進三地的交流協作,資源共建共享。
現擔任的職銜: 成員
加入年份: 2022
歐亞地區與太平洋國際網絡於 2000 年成立,宗旨為推動多邊科學合作、聯合研究項目、會議、師生外出交流,轄下共有 160 個會員機構,包括來自奧地利、中國、蒙古、尼泊爾、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俄羅斯聯邦、不丹、印度、尼泊爾、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韓國。
現擔任的職銜: 會員
加入年份: 2005 年
聯盟致力於在各聯盟成員之間建立醫藥健康領域教育、科技與人才的全球性交流與合作平臺,推動成員學院或高校、非營利性政府組織以及業界之間更緊密的夥伴關係,促進全球藥學院校的可持續發展,引領生物科技革命,為人類健康福祉貢獻力量。
現擔任的職銜: 成員
加入年份: 2023
GUNi成立於1999年,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個網絡,擁有來自 89 個國家 290 多名成員。 GUNi 的使命是通過支持世界各地在公共服務、相關性、社會責任和創新方面的願景和政策更新,促進高等教育在社會中的角色。
現擔任的職銜: 會員
加入年份: 2023
聯盟以國家能源戰略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多樣化、多層次的自主研發與開放合作創新相結合,推進新能源電力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市場引導作用。
現擔任的職銜: 成員
加入年份: 2022
聯盟旨在促進和提升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研究,積極向大灣區的居民、特別是青少年展開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講授與傳播,同時提高會員自身在中華傳統文化方面的知識和理解。
現擔任的職銜: 成員
加入年份: 2017
聯盟旨在推動中國與世界各國在幹細胞與精準醫療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打造以粵港澳大灣區為基地、以廣州為核心的幹細胞全球生態圈的開放新格局。
現擔任的職銜: 成員
加入年份: 2018
聯盟旨在通過聯合申報項目、團結協作、學科共建、資源互補、平台共用等形式,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運動與健康領域的科研合作和社會服務能力。
現擔任的職銜: 成員
加入年份: 2019
聯盟圍繞實驗動物資源標準化和模型動物技術創新、臨床前評價技術平台搭建等領域,重點推動資源戰略研究、資源共享服務,支撐新藥研發、醫療技術等產業發展,保障公共衛生事業,為建設科技大省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做貢獻。
現擔任的職銜: 成員
加入年份: 2020
聯盟致力於發展芯粒產業共性技術底座,以產品化、標準化、生態化為核心目標,推動標準規範的製定與實施,培育先進的產業生態鏈。
現擔任的職銜: 成員
加入年份: 2022
世界大學聯合會於1950年創立,是一個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本的世界性高等教育機構聯合會,成員遍佈130個國家。IAU鼓勵大學及其他高等教育機構充分發揮作為一所社會機構的角色,提倡自由、公平、尊重人權及團結等原則,為高等教育的發展提供實質援助,並協助制訂規範。
現擔任的職銜: 會員
加入年份: 1998年
世界大學校長聯合會於 1964 年創立,會員多年來不斷加強國際使命及教育質量上貢獻,已發展至由全球 100 個國家的數百名會員組成的聯合會。IAUP 的宗旨是加強高校的國際使命感和提高教育質素、增強全球意識及國際競爭力、推動和平及各國間的相互了解,以及透過各類會議、研討會、刊物和委員會來促進學術交流。
現擔任的職銜: 會員
加入年份: 1998年
國際大學生技術實習交流協會在 1948 年於英國創立,專門處理建於互惠基礎上的學生技術實習交流事宜,包括工程、科學、應用藝術及農學範疇。IAESTE 是一個非政治性及非政府的獨立組織,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有合作連繫。成員國及合作機構遍佈全球 80 多個國家/地區。
現擔任的職銜: 準會員
加入年份: 2004 年
IHFCA致力促進全球氫能合作、商業化並助力實現全球碳中和的目標。
現擔任的職銜: 成員
加入年份: 2023
聯盟推動完善合作平臺的組織架構、合作培養葡語人才、拓展高校合作內涵。
現擔任的職銜: 會員
加入年份: 2016
KEN致力創建一個由學習者、實踐者和創新者組成的共享區,讓人們開放和公平地獲取知識,以知識的力量減少不平等。
現擔任的職銜: 會員
加入年份: 2023
聯盟旨在建立館際間的合作、達至資源共享及開設有效的溝通平台。
現擔任的職銜: 會員
加入年份: 2013
聯盟旨在為國際教育現代化貢獻新的解決方案,並加強以人文社會科學為優勢的世界知名大學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術創新、政策與規則制定等領域的交流合作,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成為全球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的“領跑者”。
現擔任的職銜: 會員
加入年份: 2022
協會成立於1996年1月,目標是形成東亞領先研究型大學校長的論壇,並開展該地區主要大學之間的相互交流。
現擔任的職銜: 成員
加入年份: 2022
聯盟旨在聯合中國高校、企業和社會組織共同推動創新創業教育的理念、方法和體制,凝聚高校和社會各界力量,充分發揮高校的人才和智力優勢,為社會提供優質的創新創業教育資源,形成良好生態,培養更多人才。
現擔任的職銜: 成員
加入年份: 2017
聯盟是在博鰲亞洲論壇“構建全球科技治理新框架”倡議的指導下籌劃成立的。聯盟將匯集區域內傳統藥物領域的專家和機構,通過交流、合作和創新,攜手共建亞洲傳統藥物產業發展的新格局。
現擔任的職銜: 會員
加入年份: 2023
聯盟旨在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高校和學術機構間,在教育、科技、人文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現擔任的職銜: 會員
加入年份: 2015
聯盟主要合作內容包括實施海絲創新行動、開展海絲遊學計劃、建設海絲培訓基地、設立海絲聯合基金、舉辦海絲校長論壇等。
現擔任的職銜: 會員
加入年份: 2018
共建世界開放創新平臺,加強城市間各領域創新交流與合作,以創新賦能城市可持續發展,以創新引領城市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生改善。
現擔任的職銜: 會員
加入年份: 2021年
聯盟致力於發展數位教育全球夥伴關係,建立數字教育國際合作長效機制,推動各利益相關方積極參與全球數字教育治理,促進經驗和資源共享,並增強教育系統的韌性。
現擔任的職銜: 成員
加入年份: 2024
聯盟旨在加強珠澳兩地醫療衛生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推動珠澳衛生與健康事業協同發展,提升珠澳兩地人民、醫護人員心身健康水準。
現擔任的職銜: 會員
加入年份: 2019
由民盟中央於2005年聯合南京大學、北京大學、台灣大學共同發起和主辦,活動宗旨是“加深了解、增進友誼、推進合作、擴大共識”。
現擔任的職銜: 成員
加入年份: 2005
分會致力於搭建一個匯聚高校和企業的跨界合作平台,共同探索高等教育在人才培養標準、專業設置、培養模式、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創新變革之路,為高校和企業構建一個開放、長效的交流、研討、實踐和合作機制。
現擔任的職銜: 成員
加入年份: 2017
最後更新於2025年5月28日。